首页|寻求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共情"

寻求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共情"

扫码查看
学生对于语文文本的感受与理解是多元的,这要求教师既能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即时的情绪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与加深.有效共情能够促使语文课堂产生信任,流动情感,走向深度.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共情偏向形式化,呈现肤浅,或者过度的倾向.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有效共情的实现需要教师提供平等的对话环境、勇于质疑,更需要教师追求思考深度.

韩盼盼

展开 >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 201501

语文课堂 案例 有效共情

2020

语文课内外
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语文课内外

ISSN:
年,卷(期):2020.(20)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