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想象画面",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语文能力.统编版教材三下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四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包括多篇课文也有"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明确的学习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出诸如"通过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这样的问题,是过于空泛的,学生很难通过单一朗读在脑海中形成有效的画面.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既然是加工、改造,就必然"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教学课例,探究得出以下四个通过想象形成画面的教学策略,努力让"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真正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