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篆隶之变"看汉字构形系统发展的方向性调整和泛时性特征

从"篆隶之变"看汉字构形系统发展的方向性调整和泛时性特征

扫码查看
"篆隶之变"使得汉字发展史划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今两大阶段汉字的根本差别体现在深层的发展机制上.在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驱动下,汉字发展的主旋律作出了方向性调整: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构形以系统化作为其主要追求目标,而今文字阶段的汉字构形则采用多种方式满足书写便捷化的需要."篆隶之变"的过程正是对这一方向性调整的集中体现.同时,"篆隶之变"演化路径的复杂性,凸显了汉字构形系统的泛时性特征,也印证了在汉字构形系统研究中引进泛时方法的必要性.

王立军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汉字 构形系统 篆隶之变 泛时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碑文字通释"

15ZDB09614JJD740005

2020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语文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28
ISSN:1000-2979
年,卷(期):2020.(3)
  • 7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