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单病种付费政策对脑梗死病种患者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以福建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单病种付费政策收治的337份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样本,基于双重差分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种不同医保类型(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对相关医疗指标(住院总费用、报销金额、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单病种付费政策实施后,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患者住院总费用从14127。41元下降到11605。70元(z=-2。084,P=0。037),报销金额增加了1941。62元(z=-1。945,P=0。021);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患者住院总费用下降了704。21元(z=-2。464,P=0。014),报销金额增加了1497。89元,两项指标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差值在不同医保类型中均无统计学意义。费用结构明细变化幅度由大到小分别是西药费、中医治疗费、康复费、其他费、中药费、非手术治疗项目费、实验室诊断费、护理费、针刺与灸法费。除护理费外其他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病种付费政策实施后,患者住院费用、护理实验室诊断费、康复费、西药费均有大幅下降,报销金额增加。结论:单病种付费改革有利于提升医院的规范化治疗,优化费用结构,提高参保患者的报销比例,但仍需要控制重点费用类别,中医特色服务优势未充分体现,还需要加强支付标准的科学性,推广中医治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