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CT对肠系膜损伤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CT对肠系膜损伤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扫码查看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肠系膜损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CT对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4月-2022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85例外伤史、腹痛待检患者相关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平扫或平扫+增强扫描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腹穿血性渗液或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剖腹探查等结果综合判定)结果作为依据,分析CT对肠系膜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搜集、查阅患者资料,记录CT检查肠系膜损伤的影像学特征情况。结果:85例外伤史、腹痛待检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显示,有29例确诊为肠系膜损伤,占34。12%,其中14例单纯肠系膜损伤,15例伴其他损伤;剩余56例患者中,有28例确诊为肠系膜脂膜炎或肠系膜炎,2例为炎性肠病,4例为阑尾炎,4例肠扭转,剩余患者为可疑腹部损伤、血栓形成、肠梗阻等。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依据,CT平扫+增强鉴别诊断肠系膜损伤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总符合率为95。29%,显著高于CT平扫的84。71%,且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增强鉴别诊断肠系膜损伤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95),而CT平扫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45)。CT检查肠系膜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肠系膜脂肪内渗出、腹/盆腔积液/血、腹腔内游离气体、肠壁增厚和强化、肠系膜血肿、腹腔/腹膜后及肠间隙积液。29例肠系膜损伤患者中,有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1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患者预后均良好。结论:CT平扫+增强技术诊断肠系膜损伤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可提高患者诊断符合率,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根据CT征象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陈小军

展开 >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 21004

肠系膜损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

2023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ISSN:2096-5249
年,卷(期):2023.21(3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