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在子痫前期中的应用研究

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在子痫前期中的应用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常规、凝血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液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21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存在轻度子痫前期(子轻组)102例,重度子痫前期(子重组)108例,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血常规、凝血指标情况。结果:(1)对照组与子轻组凝血指标对比,APTT、FIB均高于子轻组,P<0。05;对照组与子轻组、子重组组间对比,对照组APTT、FIB均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T仅与子轻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子重组对比无明显差异。(2)三组血常规差异对比,WBC、RBC、HCT、HB值变化情况均不明显,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子重组与子轻组、对照组对比,PLT值出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轻组与对照组的血清PLT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着子痫前期病情的发展,外周血小板数量会出现减少,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也会出现缩短,提示子痫前期的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可利用检测血凝参数的检查方法,了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凝血功能,有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徐斌杰

展开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9

血常规 凝血指标 子痫前期 产妇

2023

医学食疗与健康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ISSN:2096-5249
年,卷(期):2023.21(3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