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接受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人数为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全部研究对象细致分为常规组(n=40)与观察组(n=40),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手段为基础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方式为介入护理配合临床路径护理。具体观察指标如下:护理有效率、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7。50%、72。5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的差别相对比较明显,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服药行为、遵医服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烟酒嗜好行为等方面测评得分分别为(86。52±2。63)、(88。79±2。56)、(87。41±3。02)、(90。63±2。59),常规组为(56。36±2。15)、(59。22±2。48)、(60。42±3。16)、(61。58±2。77),组间数据比较差别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存在差别较大(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采用介入治疗护理干预与临床护理路径配合的形式,主要作用就是提升护理有效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在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上,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以及实际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