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麻醉方式在镇痛分娩中的临床观察

不同麻醉方式在镇痛分娩中的临床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在镇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麻醉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60例阴道分娩且要求镇痛分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5ug,硬膜外腔持续注入0.15%罗哌卡因,起始速度为3ml/h,按需加大剂量;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3mg,硬膜外腔持续注入0.15%罗哌卡因,起始速度为3ml/h,按需加大剂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分娩不同时段的VAS评分及分娩过程中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镇痛后5min开始与分娩镇痛即刻VAS评分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镇痛15min、30min、60min、宫口开全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娩全程Bromage评分均为0,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搔痒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较为理想,但应注意妊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苏志源、陈郡兴、张双全、石磊

展开 >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150

镇痛分娩 麻醉 舒芬太尼

2011

医学信息(中旬刊)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中旬刊)

影响因子:0.185
ISSN:1006-1959
年,卷(期):2011.24(4)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