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妇产后6~8周前盆腔结构变化诊断中盆底超声的应用价值

产妇产后6~8周前盆腔结构变化诊断中盆底超声的应用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用于诊断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妇产后6~8周前盆腔结构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就诊的产妇,随机抽取100例自然分娩产妇纳入A组以及100例剖宫产产妇纳入B组,均行盆底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静息状态下A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膀胱尿道后角(PUA)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lsalva动作下A组BSD、PUA高于B组(P<0.05),A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高于B组(P<0.05);静息状态下A组肛提肌裂孔面积(LHA)高于B组(P>0.05),A组肛提肌尿道间隙(LUG)、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AP)、肛提肌裂孔左右径(LHLR)高于B组(P<0.05);Valsalva动作下A组LHA、LUG、LHAP、LHLR高于B组(P<0.05);A组盆膈裂孔在缩肛动作下LHLR、LHAP、LHA高于B组(P<0.05);Green分型膀胱膨出发生率:A组Ⅰ型低于B组(P>0.05),A组Ⅱ型、Ⅲ型高于B组(P>0.05);A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产妇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前盆腔结构的损伤程度不同,在产后 6~8 周使用盆底超声对前盆腔结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有利于临床医生筛查和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李明莉

展开 >

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 山东 青岛 266555

产后 前盆腔结构变化 盆底超声

202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ISSN:
年,卷(期):202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