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多调式结构中的和声与复功能和声中的调式--德彪西《大提琴奏鸣曲》一、三乐章中的二重性特征
多调式结构中的和声与复功能和声中的调式--德彪西《大提琴奏鸣曲》一、三乐章中的二重性特征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笔者以德彪西《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中调式与和声的技法特征为研究线索,论证在半音化主导思维控制下,调式与和声在结构布局中的纵横结合关系所展示出的二重特性。这种二重特性主要体现在旋律的横向多调式与纵向和声的多调式结构上。即:旋律的调式调性与和声相互作用下的多调式叠置是本曲主要技术手段。在20世纪上半叶十二音和无调性盛行的写作风格背景下,这首作品被学术界公认为保留了古典主义的传统特征,又融合了德彪西本人的印象主义风格。我们可以从其中复合功能和弦的使用、旋律调式与和声的相互反配、高位调与低位调的半音化调性交织以及平行和弦的应用等几方面觉察到其与传统因素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又不失其新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胡琦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关键词:
调式交替
复合功能和声
多调式叠置
结构布局
半音化思维
二重性特征
出版年:
2015
音乐大观
山东省音乐家协会
音乐大观
影响因子:
0.117
ISSN:
1005-4626
年,卷(期):
2015.
(1)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