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斯坦纳阐释学视角浅析翻译主体间性——以《时尚的受害者》为例
从斯坦纳阐释学视角浅析翻译主体间性——以《时尚的受害者》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翻译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透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本文分析译者这位特殊的读者和原作阐释者经历的完整翻译过程:信赖翻译对象、融入翻译作品、输出翻译内容直至补足翻译信息.在充分彰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下,译者更须重视与其他翻译主体即原著作者、原文文本及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沈旭晨、金奕彤
展开 >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
主体间性
《时尚的受害者》
出版年:
2024
英语广场
湖北大家报刊社
英语广场
影响因子:
0.087
ISSN:
1009-6167
年,卷(期):
2024.
(8)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