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温度下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品质差异及微生物多样性

不同温度下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品质差异及微生物多样性

扫码查看
从感官质量、有机组分和发酵特性等角度研究温度(-3±1、18±1和34±1℃)对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品质的影响,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贮存60d时,低温组的可溶性碳水化物、粗蛋白、氨态氮/总氮均显著高于中、高温组;而中温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乙酸含量均明显小于低、高温组,且乳酸/乙酸、乳酸/总有机酸比值相对较高,费氏评分“很好”.贮存120d时,3个处理组的乳酸含量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中温组的乙酸含量亦显著小于低、高温组,中、高温组的丁酸含量、氨氮/总氮均显著低于低温组,费氏评分仍“很好”.3个处理组的门水平优势细菌为变形菌和厚壁菌,属水平细菌包括乳杆菌、肠杆菌和肉食杆菌等27个属.中、高温组的有益乳酸菌相对丰度始终高于低温组;肠杆菌等腐败菌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总之,干秸秆与废弃白菜在中温条件下混贮120d期间的品质始终“很好”,而低、高温混贮的“好”品质时长仅60d.
Differences of Storage Quality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for the Mixed Silages between Dry Maize Stalks and Cabbage Wast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任海伟、孙文丽、裴佳雯、王昱、张东、李志忠、李金平

展开 >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甘肃兰州730050

展开 >

温度 干玉米秸秆 废弃白菜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

51666010513660092018M6312172019T12096117JR5RA11718JR3RA1502019-39-GR28

202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0.895
ISSN:1005-0930
年,卷(期):2020.28(4)
  • 4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