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扫码查看
利用四川盆地20个国家级基本气象站1954-2005年的大雾和能见度等资料,探讨了区域性浓雾的认定标准,建立起该地区较完整的区域性浓雾日数序列,分析了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①盆地内区域性浓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占总数的92.8%,这也就决定了浓雾日数序列是一个跨年度统计的序列;② 1954-1976年盆地内浓雾处于偏少的负位相,尤以20世纪60年代为最少,相反,20世纪80-90年代浓雾频次高、强度大,处于多雾的正位相,但是近些年有明显的减弱;③在浓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中,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背景大气浑浊度)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干湿状况是决定浓雾年代际变化另一主要原因,局地气候变暖对浓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④ 90年代以后盆地内浓雾的减弱是3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Regional Dense Fog Time Sequence with Its 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周自江、朱燕君、姚志国、鞠晓慧

展开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100081

四川省气象局,成都,610071

四川盆地 区域性浓雾 年代际变化 大气浑浊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403050082004DKA20170

2006

应用气象学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应用气象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59
ISSN:1001-7313
年,卷(期):2006.17(5)
  • 2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