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来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径流的可能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径流的可能影响

扫码查看
采用新安江月分布式水文模型, 结合1961-2000年历史月气候资料和4个CGCMs的3个SRES排放情景下(B1,A2,A1B)未来降水和气温情景模拟结果,对过去淮河流域的径流进行模拟检验并对未来2011-2040年的径流影响进行评估,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文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年、月流量以及多年平均值和季节的变化;年流量模拟一般好于月流量,淮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如王家坝、鲁台子、蚌埠的年流量模型效率系数均在80%以上;多年平均值模拟效果好,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10%.多数CGCMs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模拟结果表明:未来2011-2040年,淮河流域气候将趋于暖湿,但年径流量将可能以减少趋势为主.这对淮河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东线调水工程水资源统一调配和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淮河流域大部分区域2011-2040年月径流量减少将主要发生在1月和7-12月,变化趋势较为确定;4-6月,径流量将以增加趋势为主,不确定性较大;2-3月,径流具有增加趋势的地区多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区,具有减少趋势的地区则多分布在淮河干流及以南地区和洪泽湖、平原区,这些地区增加或减少趋势的不确定性较大.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s

高歌、陈德亮、徐影

展开 >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Regional Climate Group,Earth Sciences Center,Gothenburg University,Gothenburg,Sweden

气候变化 径流 水文模型 淮河流域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意环保合作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基金

2005DFA20940SWIMER-任务8CCFS2005-2-QH02

2008

应用气象学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应用气象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59
ISSN:1001-7313
年,卷(期):2008.19(6)
  • 3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