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北太平洋大气热源诊断分析

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北太平洋大气热源诊断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长江中下游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NCEP/NCAR 1954-2001年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采用EOF分解、合成分析、SVD分解等方法,详细讨论了北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东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信度为95%的Monte-Carlo检验,具体表现为当菲律宾群岛附近洋面、西太平洋暖池区及西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大气热源异常增加(减少)时,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热源异常偏低(偏高),会造成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偏少(偏多),反之亦然,合成分析、点相关分析和SVD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Diagnosis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nd the Meiyu of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毛文书、巩远发、彭骏、李国平

展开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1

梅雨 大气热源 Z指数 EOF SV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基金

40675036BROP200708CRF200801

2009

应用气象学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应用气象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59
ISSN:1001-7313
年,卷(期):2009.20(2)
  • 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