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混栽杨树-刺槐间磷素养分转移途径的研究

混栽杨树-刺槐间磷素养分转移途径的研究

扫码查看
应用32P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接种VA菌根菌(Glomus mosseae),对种植在根箱中的杨树(Populus euramericana cv.'I-214')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苗木进行了树种间P素养分转移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5室根箱中,接种VA菌根菌的杨树一侧,菌根侵染率为34%,根箱隔网另一侧的刺槐根系侵染率为26%,而对照的杨树和刺槐根系侵染率均为零.在杨树一侧施放射性同位素32P, 施用后第14~27天,刺槐一侧的放射性同位素值,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 0.05).在根箱中的杨树和刺槐根系间观察到菌丝连接,表明人工接种VA菌根菌能在杨树和刺槐根系间产生菌丝桥,菌丝桥可以在杨树和刺槐根系间传递P素.养分转移定量分析表明,根系接触和根系分泌物是树种间P素转移的主要途径,其转移P素量占转移总量的62%;菌根菌等微生物活动及其与根系接触和根系分泌物两种途径的交互作用占38%;菌丝桥通过隔网发挥的作用仅表现为一种趋势.
Phosphorus transfer between mixed poplar and black locust seedlings

贺伟、贾黎明、郝宝刚、文学军、翟明普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园林局,北京100020

杨树 刺槐 养分转移途径 菌丝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23028039870643

2003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03.14(4)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