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双版纳不同演替状态热带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西双版纳不同演替状态热带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扫码查看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4种不同演替状况热带次生林:中平树(Macaranga denticulate)、崖豆藤(Millettia laptobotrya)、野芭蕉(Musa acuminata)与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aceae)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类不同演替状况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数量优势类群组成上无较大差异,蜱螨目为所有4类林地的突出优势类群,膜翅目、弹尾目和鞘翅目在不同林地中分别为不同数量等级的次优势类群,而在常见和稀有类群的组成上,各林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DG多样性指数以正向演替的崖豆藤林最高,偏途演替的黄竹林最低,但中平树、崖豆藤和野芭蕉林的差异不大.4类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垂直分布分别以凋落物层和土壤表层(0~5 cm)最高,其它各层分布因林地不同各异,并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林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的季节消长总体表现出干季和雨季初期与末期高于雨量最大的雨季中期,由于不同林地植被结构、凋落物数量和质量以及土壤水热状况不同,其季节变化显现样地差异,除了受林地降水量和温度变化影响外,食物的丰欠和栖息场所的干扰状况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Soil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tropical secondary forests in Xishuangbanna,SW China

杨效东、唐建维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650223

演替 次生林 土壤节肢动物 群落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300001311999C0021Q

2004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04.15(6)
  • 17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