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扫码查看
通过样方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恢复阶段各层物种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都在波动中逐渐增加,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总体上是朝着有利于物种多样性恢复的方向发展.在人工林恢复序列中群落乔木物种的平均相关系数为41.88%,灌木为50.61%,草本为37.22%,说明在70年的人工林恢复过程中,灌木种类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草本植物则随着人工林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出现较大的消亡和更新,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乔木层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介于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间.
Dynamics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artificial restoration process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吴彦、刘庆、何海、林波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重庆师范大学生物系,重庆,400047

亚高山针叶林 生态学过程 人工恢复 物种多样性 云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G2000046802-05KSCX1-07-022001BA606A-05-01

2004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04.15(8)
  • 5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