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双版纳热带湿性季节雨林和次生林林下砂仁种植的比较研究

西双版纳热带湿性季节雨林和次生林林下砂仁种植的比较研究

扫码查看
为保护热带雨林,改变现有砂仁栽培模式,探讨改雨林下种砂仁为次生林下种砂仁的可行性,比较研究了热带雨林和次生林下砂仁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砂仁种植对雨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影响显著,对次生林的影响不显著.2种林下砂仁4类植株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壮株、衰老株、苗和笋.雨林和次生林下砂仁笋和苗的总数分别为衰老株数量的3.95和1.66倍,远多于衰老株数量,表明砂仁能够维持种群稳定.雨林下砂仁苗多为长势较弱的老苗,绝大多数最终不能生长成壮株.2种林下砂仁壮株密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次生林下砂仁衰老株、苗和笋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雨林,表明次生林下砂仁更新比雨林下快.次生林下砂仁产量为78.068 kg·hm-2,略高于雨林.值得注意的是,砂仁产量很低,茎生物量比很高(0.6以上),果实生物量比极低(0.01),增产潜力较大.次生林的生物量低于雨林,透光率高于雨林,土壤水分含量与雨林接近,有利于砂仁的生长发育,可以在次生林下种植砂仁.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momum villosum cultivation under tropical wet seasonal rainforest and secondary forest at Xishuangbanna

冯志立、甘建民、郑征、冯玉龙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昆明,650223

热带雨林 次生林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产量 砂仁种植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KSCW1-SW13-0X-0X1999C0090M

2004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04.15(8)
  • 1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