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干扰模式对受害马尾松人工纯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不同干扰模式对受害马尾松人工纯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扫码查看
在浙江安吉选择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人工纯林,分别进行暂不采伐直至10年后统一伐除受害木的集中干扰、采伐受害松木的适度干扰、采伐受害松木与周边松木及生长势弱松木的强度干扰,探讨不同干扰模式使受害马尾松林恢复健康的可能性.16年后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受害林分马尾松的重要值为集中干扰>适度干扰>强度干扰,阔叶树的重要值则正好相反;与集中干扰相比,适度和强度干扰后的马尾松、阔叶树的平均胸径分别提高1.2、1.7倍和1.3、1.9倍,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1.5、2.0倍和1.2、1.8倍,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分别是集中干扰样地的5.2和3.8倍;适度和强度干扰的各径阶株数均远高于集中干扰样地,胸径结构近似于反J型曲线,也形成了复层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集中干扰样地,林木个体差异及林分复杂性指数均表现为适度干扰>强度干扰>集中干扰.适度和强度干扰下单层马尾松同龄纯林均演替为复层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3种模式均是正向阔叶化演替,演替速度为强度干扰>适度干扰>集中干扰.表明适度干扰更有利于病害马尾松林分恢复,间伐马尾松纯林能加快阔叶混交化进程以抵御松材线虫病的入侵.
Effects of different disturbance patterns on stand structure of infected pure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吴敏娟、尤誉杰、张晓红、王懿祥、邱烷婷、吕玉龙、应彬彬、陈时跃

展开 >

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

安吉县林业局,浙江安吉313300

马尾松人工纯林 松材线虫病 林分结构 干扰模式 群落演替

浙江省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6SY0731770681资助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1)
  • 8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