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氮添加对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氮添加对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Pinus tabuliformis plantations on Loess Plateau, China

扫码查看
中国南方及中部为高氮沉降区(~35 kg·hm-2·a-1),氮沉降量向西北依次递减(~7.55 kg·hm-2·a-1).黄土高原区历经几十年的退耕还林还草而面貌一新,但该区域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氮素添加响应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探讨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对土壤氮添加(施用量为200kgN· hm-2 ·a-1纯氮)的响应,旨在探究我国西北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对定量氮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25年龄林地细菌和真菌Shannon多样性,显著增加了40年龄林地细菌丰度指数.氮添加显著增加了40年龄林地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和25年龄林地酸杆菌门及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但显著降低了40年龄林地奇古菌门的相对丰度.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氮添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程度大干真菌,对25年龄林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程度大于40年龄林地.表明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对土壤氮添加响应具有差异性.相对于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对氮添加更敏感;相对于40年龄林地,25年龄林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对氮添加更敏感.因此,黄土高原区人工林地生态系统演替到一定阶段(40年左右),比幼龄林地生态系统更能承受外界较大的氮添加扰动.

刘桂要、陈莉莉、袁志友

展开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玉溪师范学院,玉溪高原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云南玉溪653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展开 >

微生物群落组成 多样性 黄土高原 温带森林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百人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31570438A289021701和K318021405资助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1)
  • 2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