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nutrient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of soil aggregat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s of Ningxia, Northwest China

扫码查看
测定了宁夏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近30年的天然草地和农地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呼吸特性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等指标,探索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养分特性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团聚体(粒径<0.25 mm)质量百分比、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养分(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含量、C/N均表现为天然草地大于农地,其中1~2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在天然草地和农地中均最高,C/N也较高,说明植被恢复能有效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适宜养分积累和有机碳的汇集,且在1~2 mm粒径团聚体上表现最为突出;天然草地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基础呼吸强度均高于农地,而呼吸熵低于农地,可见植被恢复措施可有效提高各粒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并使土壤生境趋于稳定;但由于养分特性的差异,不同粒径团聚体微生物特性对植被修复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天然草地土壤1~2 mm粒径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碳,<0.25、0.25 ~1、1~2 mm粒径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1~2、>5 mm粒径团聚体基础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他粒径,即上述粒径团聚体的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逐渐被改善.表明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有效改善了土壤团聚体的肥力状况与结构特征,且1 ~2 mm粒径团聚体的改良效果最为突出.

李秋嘉、薛志婧、周正朝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养分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呼吸 植被恢复

本文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本文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7YFC05047024180706041501290A314021402-1707资助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1)
  • 2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