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产的影响

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产的影响

Effects of subsoiling and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aize production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Gansu, China

扫码查看
通过在甘肃引黄灌区灰钙土2015-2017年的田间试验,研究深松35 cm秸秆还田、深松35 cm秸秆不还田与传统旋耕秸秆不还田对土壤紧实度、容重、入渗率和0~ 100 cm土层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深松35 cm秸秆不还田及旋耕秸秆不还田相比,深松35 cm秸秆还田使0~4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和容重降低最明显,2017年收获后紧实度与容重较2015年试验前分别下降42.6%、7.0%,且2016和2017年播种前与收获后0~40 cm土层紧实度和容重的变幅最小,紧实度变异系数平均为6.1%,容重为3.2%,土壤入渗率较旋耕秸秆不还田提高33.6%;深松35 cm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春秋两季0~ 100 em土层剖面含水量,降低剖面水分变异,0~ 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旋耕秸秆不还田春季增加15.5%,秋季增加5.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2.4%;此外,深松35 cm秸秆还田能促进玉米生产,较旋耕秸秆不还田的经济产量两年平均分别增产25.6%,生物产量提升33.3%,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49.6%、51.5%和37.6%.综上,深松35 em秸秆还田能改善物理土壤特性,稳定耕层物理性状,提高0~ 100 cm土层剖面水分含量及春秋两季土壤平均贮水量,降低水分变异,是促进玉米水肥高效利用,实现高产的最优措施,为甘肃引黄灌区耕层构建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温美娟、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杨思存

展开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农业部甘肃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兰州730070

深松 秸秆还田 土壤物理特性 土壤含水量 玉米产量

本文由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

201503117和2015GAAS03资助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1)
  • 29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