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鸟类夜间迁徙规律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鸟类夜间迁徙规律

扫码查看
在鸟类迁徙季节,夜间鸟击事故频发是机场鸟击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了解鸟类的夜间迁徙规律对于改进夜间鸟击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综合采用网捕法和声音记录法对沈阳桃仙机场夜间鸟类迁徙物种组成和迁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6种鸟类(占比88.9%)具有夜间迁徙习性,且以后半夜迁徙为主;鸟类夜间迁徙具有明显的时间动态和迁徙次序,春季鸟类迁徙较为集中,迁徙高峰在5月中旬,主要鸟类由鹌鹑、红尾伯劳、栗耳鹀、黑喉石鸥、普通夜鹰、黄眉柳莺等组成,秋季迁徙较为分散,迁徙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要由鹌鹑、灰背鸫、红喉鹨、丘鹬、矛斑蝗莺和灰头鵐等组成.对夜间迁徙鸟类的危险等级评估发现,春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和红尾伯劳,秋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纵纹腹小鸮、灰背鸫和丘鹬.分别从夜间迁徙鸟类组成、迁徙动态、时间节律和物种危险等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鸟击防范对策,为桃仙机场鸟击防范提供参考.
Patterns of bird nocturnal migration at Shenyang Taoxi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Northeast China

王莹、施媛、金麟雨、关爽、黄子强、郝恒宇、万冬梅、李东来

展开 >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沈阳110036

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长春130052

桃仙国际机场,沈阳100043

鸟击 鸣声 迁徙鸟类 夜间迁徙 物种危险等级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桃仙机场鸟情生态调研专项资助

3130188831672316L2015196和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1)
  • 8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