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再论可持续性科学:新形势与新机遇

再论可持续性科学:新形势与新机遇

Sustainability science revisited: Recent advances and new opportunities

扫码查看
近10年来,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新科学领域.然而,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可持续性科学尚未引起科学家和实践者的足够重视.为促进可持续性科学在中国的发展,2014年邬建国等曾撰文介绍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补充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可持续性科学的科学范式及其8个基本论题.基于对可持续性科学发展动态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可持续性科学已进入系统推进的成熟发展期;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实践与教育的热情高涨,但在可持续性科学领域起步较晚,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南非.为此,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发展可持续性科学的“三位一体”策略:一是“请进来”以服务中国实践;二是“走出去”以贡献中国智慧;三是“中西医结合”以引领学科发展.

周兵兵、马群、邬建国、胡国华、毛德华、曾小箕、郭杰、房学宁、刘宇鹏、吕立刚

展开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可持续性学院,坦佩,亚利桑那州85281,美国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200234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坦佩,亚利桑那州85281,美国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10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展开 >

可持续性科学 可持续发展 人与环境耦合系统 跨学科 知行合一 中国化

本文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文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317004062014CB954303DEB-1342757和TU11007资助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1)
  • 1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