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耕作深度对蔗地土壤物理性状及甘蔗产量的影响

耕作深度对蔗地土壤物理性状及甘蔗产量的影响

Effect of subsoiling depths on soil physical characters and sugarcane yield

扫码查看
探讨蔗地机械化耕作深度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及甘蔗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阐明深松作业的针对性土壤区位和障碍因子,可为甘蔗良好耕层的构建和土壤改良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设置3种深松作业深度(35、40和45 cm),以不深松为对照,对蔗地土壤物理性状(紧实度、容重、含水率、孔隙度、三相容积率)和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及蔗茎产量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作作业深度与蔗地土壤结构特性及甘蔗产量的改善提升效应呈显著正相关.深松能够打破犁底层,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减小机械作业相应的贯入阻力和抗剪强度,尤其对20~30 cm土层的上述因子具有显著改善效应,对甘蔗高产意义重大.深松显著提高了30 cm以内土层的液相容积率,增大了土壤水分库容,使10~30 cm土层的水分指标显著改善.10~30 cm土层是深松对耕层土壤固相容积率改善效应最显著的区位.耕作深度的增加对甘蔗有效茎数、株高、蔗茎产量及蔗糖含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鉴于蔗区当前较普遍的机具装备水平,我国适宜蔗区实施机械化深松的作业深度标准应不小于40 cm.

罗俊、林兆里、阙友雄、李诗燕、姚坤存、姜永、张华、陈建峰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农村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福州350002

来宾市利拓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广西来宾546100

甘蔗 蔗地 深松 土壤物理性状 产量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项目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项目

201503119-04-01CARS-17CXZX20173452016-3-12017-2-1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2)
  • 20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