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鄱阳湖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的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格局匹配

环鄱阳湖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的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格局匹配

Evalu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and spatial pattern matching on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Poyang Lake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

扫码查看
土地承载力是土地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城乡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区,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核算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计算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并与现状城乡建设用地进行空间格局匹配性分析,得到研究区各个县(市、区)的剩余开发强度和空间匹配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等级中,最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130.62、2477.29、867.03和29509.14 km2.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可开发强度)为16.6%,各个县(市、区)的值在7.7%~100%,各县(市、区)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在0.15~ 1.30.研究区剩余开发强度为12.3%,空间匹配度为0.76;各个县(市、区)剩余开发强度在4.9%~53.5%,空间匹配度在0.11~1.00,地区差异较大.此研究有助于明确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关系,可为城乡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制定空间格局优化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易丹、赵小敏、郭熙、江叶枫、王成量、赖夏华、黄心怡、陈蕾

展开 >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土地承载力 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 剩余开发强度 空间匹配度 环鄱阳湖城市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赣鄱英才“555”领军人才项目

41361049201295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2)
  • 10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