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元素组成

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元素组成

Element composition in the statoliths of 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squid in Xisha islands waters of South China Sea

扫码查看
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其微化学被广泛用于头足类生活史的重建、群体划分等研究领域.本文根据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2017年5-8月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20枚鸢乌贼耳石的元素组成及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5种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分别为钙(Ca)、锶(Sr)、钠(Na)、磷(P)、硅(Si)、镁(Mg)、钾(K)、硼(B)、铁(Fe)和钡(Ba).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间Ca、Sr、Na、P、Si、Mg、K、Fe、Ba和B的分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孵化群体间Ca、P、B、Fe和Ba的分布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Si、Sr、Mg、Na和K则差异显著;不同耳石部位间除了Ca和Fe的分布不存在群体间差异外,Sr、Na、P、K、Si、Mg、B、和Ba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Sr、Na、K和Mg可能比较适合用于鸢乌贼群体划分和生活史研究.

陆化杰、陈子越、童玉和、张旭、刘维、程馨、陈新军

展开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院,海口570100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201306

展开 >

鸢乌贼 耳石 元素组成 西沙群岛海域 中国南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

41506184TV45987ZDKJ20160132013BAD13B06201403008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2)
  •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