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根际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

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根际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

Variation of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hizosnheric denitrifiers at tillering and booting stages of rice

扫码查看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分别于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采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探究水稻生长对根际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根际土壤的反硝化势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孕穗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反硝化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分蘖期和孕穗期根际土壤中含narG和nosZ基因的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其中含nosZ基因的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对根际环境响应更敏感.说明虽然水稻根系生长会刺激反硝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抑制了根际土壤中一些反硝化微生物的活性,从而降低了根际土壤的反硝化潜势.

吴讷、邵嘉薇、盛荣、汤亚芳、张文钊、魏文学

展开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

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展开 >

根际土壤 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势 narG nosZ 群落组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4150127741330856和XDB15020200资助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4)
  •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