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0-2015年中国东北森林生产力和碳素利用率的时空变异

2000-2015年中国东北森林生产力和碳素利用率的时空变异

扫码查看
中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汇功能区,也是对环境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和碳素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区域碳收支的准确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MODIS的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植被类型分布数据,对中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2000-2015年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NPP、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碳素利用率(NPP/G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平均NPP和GPP分别为346.4和773 gC.m-2.a-1,平均NPP/GPP为0.45.不同森林类型的NPP和GPP依次为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NPP/GPP在不同森林类型间无显著差异.NPP和GPP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2000-2015年间,东北森林生态系统NPP、GPP和NPP/GPP呈波动增加趋势,固碳能力逐步增强.NPP、GPP和NPP/GPP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速率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在大兴安岭南部地区显著增加,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显著下降,其余区域呈微弱增加趋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降水量的增加是驱动东北森林生态系统NPP、GPP和NPP/GPP波动增加的主要因素.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productivity and carbon use efficiency of forest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00 to 2015

陈智

展开 >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净初级生产力(NPP) 总初级生产力(GPP) 碳素利用率(NPP/GPP) 东北森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316003472016YFA0600103和XDA19020302资助

2019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19.30(5)
  • 1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