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杉木林分类型对表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养分变化的影响

杉木林分类型对表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养分变化的影响

扫码查看
探讨不同杉木林分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在团聚体尺度下的微观表征,可为促进杉木人工林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保障和提升土壤健康及肥力。本研究以杉木-火力楠混交林(Ⅰ)、杉木-米老排混交林(Ⅱ)和杉木纯林(Ⅲ)的土壤为对象,在0~10和10~20 cm土层采集土样,通过干筛法将土样分为>2、0。25 ~2和<0。25 mm粒径团聚体,测定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的含量。结果 表明:不同林分表层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均随粒径减小而增加,不同粒径团聚体对有机碳和养分储量的贡献率在0~10 cm土层表现为:(>2 mm粒径)>(0。25~2 mm粒径)>(<0。25 mm粒径),在10~20 cm土层为(>2 mm粒径)>(<0。25 mm粒径)>(0。25~2 mm粒径)。不同林分类型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平均重量直径,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及储量均为林型Ⅰ>Ⅱ>Ⅲ(10~ 20 cm土层的有效磷除外),而速效钾含量和储量的排序为林型Ⅲ>Ⅰ>Ⅱ。相较于杉木纯林,杉木与火力楠、米老排混交林的表层土壤具有更稳定的团聚体结构,而未受到人为因素干扰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表层土壤具有更多的大团聚体(>0。25mm),土壤结构优于受到人为干扰的杉木-米老排混交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能够有效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缓解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养分流失。
Effec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tand types on the changes of aggregate-related organic carbon and nutrients in surface soil

黄永珍、王晟强、叶绍明

展开 >

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4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养分 杉木人工林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桂科AA17204087-831460196YCSW2020022

2020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0.31(9)
  • 24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