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随海拔梯度的分化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随海拔梯度的分化

扫码查看
外生菌根真菌是一类有助于植物生长及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共生真菌类群.深入认识外生菌根特征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巴郎山脉设置海拔2850、3000、3194、3413和3593 m 5个样地,利用中心象限法进行土块样品(10 cm×10 cm×10 cm)采集,通过分析各海拔每土块中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个数、形态多样性及养分获取类型等指标,研究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特性随海拔的变异特征及土壤环境因子的作用.结果 表明:1)菌根形态为橘黄色或橘色、单轴羽状分支或不分支、菌套表面光滑、无或少见外延物、根尖直筒型或膨大的菌根类型是卧龙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外生菌根的主要形态类型.该形态类型在研究区内的侵染率最高,为12.4%;2)随着海拔的升高,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下降,每土块内的形态个数减少;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上无外延菌丝或极少外延菌丝的紧密接触类型(CE)和短距离养分获取类型(SDE)外生菌根侵染率有显著差异,CE类型外生菌根侵染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4)土壤环境因子对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在海拔上的变异有一定的影响,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pH值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在海拔上的变异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岷江冷杉形态特征变异的5.4%和4.9%.本研究揭示了岷江冷杉外生菌根形态形成在海拔上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亚高山针叶树种菌根策略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Differentiation of ectomycorrhizal morphology in Abies faxoniana along an elevation gradient in a subalpine forest of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陈璐璐、冯秋红、孙建新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100083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81

四川卧龙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成都610081

岷江冷杉 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形态 养分获取类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C0502104

2020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0.31(9)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