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常绿阔叶林外生和丛枝菌根树种细根形态和构型性状对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

常绿阔叶林外生和丛枝菌根树种细根形态和构型性状对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

扫码查看
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外生菌根树种罗浮栲和丛枝菌根树种木荷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进行野外原位氮添加试验,研究了细根形态性状(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平均根直径)和构型性状(分枝数、分枝比、根长增长速率、根尖密度、分枝密度),分析不同菌根树种细根形态和构型性状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序级增加,外生和丛枝菌根树种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分枝数对氮添加的塑性响应逐渐降低,组织密度则相反;这反映了不同分枝等级细根的养分获取与资源维持在序级间存在权衡关系.不同菌根树种对土壤氮有效性的变化采取不同的适应对策:氮添加后,罗浮栲细根采取机会主义策略,依靠细根本身来提高养分吸收效率、增强空间扩展和就地养分吸收能力,以快速的养分吸收策略为主;而木荷通过养分吸收效率和根系构建成本之间的权衡,并未改变细根形态性状,更多地依赖于菌根菌和细根构型之间的互补性进行养分获取.外生和丛枝菌根树种维持和构建细根碳(C)成本的差异,导致细根采取最适合自身的养分捕获方式,以达到生存的最优策略.
Plastic responses of fine root morphology and architecture traits to nitrogen addition in ecto-mycorrhizal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tree species in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贾林巧、陈光水、张礼宏、陈廷廷、姜琦、陈宇辉、范爱连、王雪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氮添加 菌根类型 细根形态和构型性状 可塑性响应 养分获取策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1830014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2)
  •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