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0-2015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2000-2015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扫码查看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区和生态脆弱区,在国家"绿水青山"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基于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集,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2000-2015年间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并基于MODIS遥感植被指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度,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南地区的主要地类是林地、农田和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874 km2,增长率为55.8%;农田面积减少最多,下降6211 km2,其次是草地,减少2099 km2.2000-2015年间,西南地区建设用地的转入面积最多,主要由农田(贡献率68.2%)、林地(贡献率19.2%)和草地(贡献率13.1%)转化而来,转化的区域多靠近城区.农田的转出面积和转出率分别为7079 km2和2.2%,占所有转出类型面积的46.0%.林地多由草地(贡献率61.8%)转化而来,转化区域多分布在贵州中南部和云南西部等地.全区NDVI和植被覆盖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说明研究区整体呈变绿趋势.其中,自然植被和农田的NDVI均显著增长,建设用地扩张地区的NDVI下降,说明自然植被和农田主导了该地区植被变化.通过残差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变绿趋势的贡献显著.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land use and vegetation cover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2000 to 2015

马海云、张林林、魏学琼、施婷婷、陈铁喜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西南地区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人为活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7YFB050400031570464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2)
  • 37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