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与人工恢复对川西高山采伐迹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自然与人工恢复对川西高山采伐迹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天然林为对照,选取自然恢复(40年)与人工恢复(30、40和50年)下川西高山采伐迹地,研究不同恢复途径下川西高山采伐迹地的植物群落特征.结果 表明:采伐迹地经过40年的自然恢复演替成为高山绣线菊次生灌丛,人工恢复后成为川西云杉林,与天然林群落相似性分别为极不相似(0.19)和中等不相似(0.28~0.49).自然与人工恢复采伐迹地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均低于天然林,而草本层高于天然林.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人工林胸高断面积、蓄积量、径级幅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与天然林群落的相似性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林分密度逐渐减小.人工林面临林分密度较高、结构不合理、同龄纯林和林下更新差等问题.
Effects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restoration on plan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cutting blank in Western Sichuan, China

许倩、石松林、贾龙玉、白海、曹吉鑫、王国严、彭培好

展开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成都61005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采伐迹地 自然恢复 人工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7YFC0505001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3)
  • 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