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贵州省自然保护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底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揭示自然保护地的宏观空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贵州省为例,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2002-2017年全省自然保护地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研究期间,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的数量、面积、类别呈现出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状态,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为主体,以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地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空间凝聚的态势不断加强,空间分布的范围不断扩大,空间移动的速度不断下降,形成了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导且逐渐稳定的空间格局.自然保护地凝聚过程受地形和植被分布的影响较大;自然保护地趋向于在河流、山脉周围的地势平缓处和植被集中连片处聚集.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影响因素对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森林面积和公路里程是影响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空间分异的共同主要因素;不同影响因素交互后的解释力明显加强,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protected areas in Guizhou, China

樊涵、杨朝辉、王丞、毕兴、张明明

展开 >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阳550025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沿河565300

兴义市林业局,贵州兴义562400

展开 >

自然保护地 时空动态 地理探测器 贵州省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大学培育项目

黔科合支撑[20192842号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81-39号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3)
  • 15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