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扫码查看
水分利用效率是反映植物水分利用的客观指标,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耦合机制.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下3种林分(中龄杨桦林、成熟杨桦林、阔叶红松林)中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 表明:3种林分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演替阶段存在阔叶红松林>中龄杨桦林>成熟杨桦林的大小顺序,且同一树种在不同林分中水分利用效率不同,中龄杨桦林中山杨和白桦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成熟杨桦林,阔叶红松林中水曲柳的水分利用效率远高于其在中龄杨桦林,阔叶红松林中色木槭和蒙古栎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在成熟杨桦林;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木材类型上的差异,总体呈现环孔材树种>散孔材树种;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中,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在生长季呈现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水曲柳、色木槭、蒙古栎、紫椴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红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生长季阔叶红松林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的水分利用效率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适应演替进程、响应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策略之一.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a succession series of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s in Changbai Mountain, China

田金园、刁浩宇、袁凤辉、关德新、吴家兵、王安志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水分利用效率 碳同位素技术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演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9YFC04091023177075531971728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4)
  • 8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