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

扫码查看
探究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可为理解脆弱山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贺兰山不同海拔(1380 ~2438 m)土壤为对象,分析0~20 cm土层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储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 表明:随海拔升高贺兰山主要土壤团聚体由微团聚体(0.25~0.053 mm)转变为大团聚体(>0.25 mm),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在高海拔样地(2139~2248 m)显著高于低海拔样地(1380~1650 m).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储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大趋势;全磷含量随海拔升高呈波动趋势,且在各粒级团聚体分布均匀.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对土壤养分具有更高的贡献率,各粒级团聚体比例是影响土壤养分的关键因素,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是土壤养分的主要载体.各粒级团聚体C∶N在不同海拔变化不显著,C∶P和N∶P在中高海拔显著高于低海拔.贺兰山中高海拔的表层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储量,较高含量的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助于有机碳和养分的固持,低海拔土壤氮素限制高,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可通过适当添加氮肥以改善低海拔土壤全氮状况.
Changes of the concentrations and stoichiometry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oil aggregates along different altitudes of Helan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吴梦瑶、陈林、庞丹波、刘波、刘丽贞、邱开阳、李学斌

展开 >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银川750021

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全磷 化学计量 海拔

宁夏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第三批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2018BFG0201531960359420010952020AAC03102TJGC2018068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4)
  • 1
  • 17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