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陕北谷子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

陕北谷子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

扫码查看
选择不同年代(1960s-1970s、1980s-1990s、2000s-2010s)在陕北种植的6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年在陕西榆林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年代品种谷子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结果 表明:随年代更替,谷子品种产量呈现明显增加趋势,2000s-2010s选育的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0.46(2018)和0.66 kg·m-2(2019),较2000s前的品种显著增产,增产幅度22%~53%;株高、穗重、叶重和杆重与产量趋势类似;而千粒重和穗长表现相对稳定,随品种更替并未呈现明显变化;旗叶宽度虽然变幅不大,但随品种更替呈明显增大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重、杆重、叶重和株高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2000s-2010s谷子品种具有更大的优势.陕北谷子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通过株高和穗重的改良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未来谷子高产育种应注重株高、穗重、杆重和叶重性状改良,尤其应探索适合机械收割的最优株高.
Changes of grain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during millet variety replacements in northern Shaanxi, China

张宁宁、严加坤、王小林、张岁岐

展开 >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谷子 品种更替 产量 农艺性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榆林市科协技术协会项目

3196022320190126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4)
  • 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