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多组织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热带大西洋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

基于多组织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热带大西洋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

扫码查看
不同代谢速率组织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可以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物种间摄食、栖息地利用和营养生态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长鳍鲭鲨、拟锥齿鲨和尖吻鲭鲨为对象,通过测定其肌肉、肝脏和血液的δ13C和δ15N值,探讨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结果 表明:与长鳍鲭鲨相比,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的δ15N值相似且相对较高;大青鲨与其他鲨鱼存在摄食隔离,表现出独特的营养生态位;尖吻鲭鲨营养生态位宽幅最大,摄食食物种类和(或)栖息环境类型更多样化,其与拟锥齿鲨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高,说明两种鲨鱼具有潜在的资源竞争关系.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组织间的δ13C、δ15N差值与其叉长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3种鲨鱼近期内无明显摄食变化;而长鳍鲭鲨的肝脏、血液和肌肉组织的δ15N差值与叉长显著相关,说明长鳍鲭鲨在短期内存在摄食变化.肝脏和血液的δ13C、δ15N值的相似性反映了两种组织整合摄食时间周期相近,其较高的代谢速率可以反映相对短时间周期的摄食信息.
Trophic niche partitioning of four pelagic shark species in the tropical Atlantic based on multi-tissue stable isotopes ratios

陈子昂、吴峰、戴小杰、李云凯

展开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09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00071

热带大西洋 大洋性鲨鱼 组织周转 稳定同位素 摄食生态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开放课题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3187257317ZR14130002017-1A032019-3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6)
  •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