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粤北低山林地改建梯田对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粤北低山林地改建梯田对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了阐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粤北低山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自然林地、坡地果园、旱作梯田和稻作梯田为研究对象,探索20年生林地向梯田转变后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和全磷(TP)的含量、储量及化学计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转变明显改变了 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旱作梯田和稻作梯田OC、TN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自然林地和坡地果园呈"V"字型变化趋势,4种土地利用方式TP变化趋势不明显.土壤剖面OC含量以稻作梯田最高,均值为12.36 g·kg-1,其次为林地(10.32 g·kg-1)和旱作梯田(8.80 g·kg-1),坡地果园最低(5.96 g·kg-1);TN含量表现为稻作梯田(1.01 g·kg-1)>旱作梯田(0.78 g·kg-1)>林地(0.66 g·kg-1)>坡地果园(0.33 g·kg-1);TP含量以旱作梯田(0.71 g·kg-1)最高,坡地果园(0.22 g·kg-1)最低.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N为8.87~22.94,以坡地果园土壤最高;C:P为8.73~81.74,N:P为0.77~5.13,均以林地土壤最高.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深度及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而土壤容重、pH值和黏粒含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粤北低山林地的土地利用和梯田生态系统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Effects of transforming forest land into terraced lan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arbon,nitrogen,phosphorus and their stoichiometry in North Guangdong,China

王超、董玉清、卢瑛、李博、唐贤、邱竞驰、胡家帅

展开 >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

农业农村部华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土地利用 梯田 碳氮磷 化学计量特征

U19016012014FY110200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7)
  • 6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