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级串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

三级串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

扫码查看
探究了3种水力负荷(HLR)下三级串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T-VFCWs)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解析了系统中的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系统HLR由0.10增至0.20 m3·m-2·d-1时,T-VFCWs始终保持着对农村生活污水高效的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VFCWs中顺次连接的3个VFCW单元(标记为V-1、V-2和V-3)在限氧环境下因其进水水质的差异可形成各自不同的氮素转化途径,并通过协同作用实现系统的高效脱氮.当T-VFCWs在试验期间连续运行时,V-1、V-2和V-3中主要的脱氮途径分别为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上述3单元对进水中总氮(TN)和NH4+-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1.3±4.4)%和(63.7±2.6)%、(30.9±4.8)%和(35.5±4.5)%、(17.8±5.0)%和(0.8±0.1)%.该研究可为组合式人工湿地的研发及工程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three-stage series of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武威、柴文云、范珍、李金虎、鲁璐、徐湛禹、王振

展开 >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三级串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氮素转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

51508002202004h070200242018340400112008085ME1622017-09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7)
  •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