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免耕土壤有机碳中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免耕土壤有机碳中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扫码查看
依托位于中国东北黑土地区长期免耕玉米秸秆还田试验平台,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量(0、33%、67%和100%)连续归还8年后表层(0~5 era)、中层(20~40 cm)和深层(60~100 cm)土壤有机碳中红外光谱特征,评价了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免耕土壤碳化学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免耕无秸秆覆盖还田相比,33%与100%秸秆还田均有利于表层和中层多糖组分的积累,但前者降低了表层土壤碳组成多样性,而后者有利于各层次土壤碳化学稳定性的维持;67%秸秆还田提高了深层土壤碳化学稳定性.综上,当秸秆资源充足时,免耕结合100%全量秸秆还田可在提高0~40 em土层微生物可利用碳底物的基础上,维持土壤碳的化学稳定性.秸秆还田量与土壤中红外光谱特征间无线性关联,表明亟需挖掘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下土壤碳周转的微生物参与机制.
Effects of corn stover mulch quantity on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 no-tillage agricultural ecosystem

朱雪峰、张春雨、郝艳杰、鲍雪莲、霍海南、何红波、梁超、解宏图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辽宁省现代保护性耕作与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梨树136500

土壤碳化学组成 中红外光谱 土壤碳化学稳定性 保护性耕作 深层土壤碳

41671297E0612722016YFD02003072020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8)
  • 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