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山西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4 hm2云杉次生林样地2010年和2015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格局,以及不同径级活立木与枯立木的空间关联性、枯立木不同径级间的相互关联性4个方面,分析5年间活立木与枯立木的数量特征、分布格局及相互关联性.结果 表明:样地内2010年胸径(DBH)≥1 cm的活立木共有25811株,隶属于11科22属30种,所有个体径级分布呈倒"L"型,个体数量随着径级增大呈断层式减少;2010-2015年5年间形成枯立木共2145株,涉及5科10属12种,以5~10 cm径级分布为主.在0~50 m尺度上,活立木与枯立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相似性,表明枯立木的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受活立木空间格局限制.各径级活立木与枯立木空间关联分析表明,随着样地内树木个体径级的增大,对空间资源竞争的加剧可能是导致枯立木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枯立木径级的增大,活立木与枯立木的空间关联性不同程度的减弱,表明环境可能成为大径级枯立木形成的关键因素.从枯立木内部看,5 cm≤DBH<20 cm枯立木与DBH<5 cm枯立木、10 cm≤DBH<20 cm枯立木与5 cm≤DBH<10 cm枯立木、DBH≥ 20 cm枯立木与5 cm≤DBH<20 cm枯立木整体上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说明枯立木会对后续活立木枯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