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系统根系形态变化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系统根系形态变化

扫码查看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0、50、100 mg P2O5·kg-1,分别用P0、P50、P100表示)下玉米与大豆间作系统根系形态的变化及其与磷吸收的关系,以明确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促进磷吸收的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不同磷水平下,间作显著改变了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形态参数,提高了大豆根冠比.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使玉米和大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干重分别显著增加25.6%、22.0%、39.2%、34.3%和28.1%、29.7%、37.3%、62.3%,而平均根直径分别显著降低15.2%和11.7%.不同磷水平下,磷素吸收当量比(LERP)>1,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磷吸收优势,且LERP不受磷水平调控.间作诱导根系形态改变与磷吸收增加密切相关,其中玉米根系表面积增大、大豆根系长度增加是驱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磷高效吸收的主要机制.根据回归方程,玉米根表面积和大豆根系长度增大10%,磷吸收量提高5%~10%.因此,与中等施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磷肥减施1/2(P50)并未降低玉米的磷吸收量.综上,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在减施磷肥条件下具有维持作物磷吸收的潜力.
Root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maize and 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under different phosphorus levels

覃潇敏、潘浩男、肖靖秀、汤利、郑毅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01

云南开放大学,昆明650599

磷肥水平 玉米-大豆间作 根系形态 磷吸收

2017YFD0200200/207317606152018FG001-0712019IC026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9)
  •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