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北地区耕地利用碳排放核算及驱动因素

东北地区耕地利用碳排放核算及驱动因素

扫码查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耕地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耕地管理活动中由农用品投入、能源消耗等产生的碳排放量也飞速增长。本研究以东北地区耕地利用碳排放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法构建碳排放核算框架体系;基于东北地区1979-2015年碳排放量的估算结果,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构建影响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体系,深入探讨东北地区耕地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结果 表明:与1979年相比,2015年耕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增长了21。9%,碳排放强度则降低了1。54 t·hm-2。土壤管理和农用品投入碳排放是耕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占排放总量的83。6%。土地生产率、科技资金配置率的提高,会增加耕地利用碳排放;投入产出比、人均耕地面积、科技投入强度降低,则会减少耕地利用碳排放。
Accounting and drivers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周思宇、郗凤明、尹岩、邴龙飞、王娇月、马铭婧、张文凤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沈阳110034

耕地利用 碳排放 生命周期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

福州市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科研服务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指导计划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项目

[CS]20190012021-MS-02520170520302SYSK2020-35-0141977290Y2020502020201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11)
  • 31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