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西灌区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的施氮效应及土壤碳氮特征

河西灌区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的施氮效应及土壤碳氮特征

扫码查看
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可改善土壤碳、氮平衡.为了探究河西灌区连作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施氮对土壤碳氮特征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永昌县种植7年娃娃菜后,轮作5年紫花苜蓿的土地为对象,设5个施氮水平(O、51.75、103.5、155.25、207 kg ·hm-2),对土壤碳、氮含量、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紫花苜蓿产量和氮积累量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轮作紫花苜蓿后,土壤养分得到改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增加,其中有机碳含量比轮作紫花苜蓿前提高2.0%.适宜水平的施氮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尤其对0~40 cm土壤的提高效果最明显,还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当施氮量为103.5 kg·hm-2时,紫花苜蓿土壤碳、氮含量提高最明显,苜蓿产量和氮素积累量也最高.综上,连作蔬菜地后茬轮作紫花苜蓿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还可以进行牧草生产.综合施氮对土壤碳、氮特征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施氮量为103.5 kg·hm-2既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又能保证紫花苜蓿的高产优质生产.
Nitrogen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characteristics of rotation alfalfa in vegetable field in Hexi irrigated area,Gansu Province,Northwest China

吴勇、刘晓静、蔺芳、蒯佳琳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兰州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兰州730070

蔬菜田 轮作 紫花苜蓿 施氮效应 土壤碳氮特征 饲草生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

3217167420YF8NA130

2021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1.32(11)
  • 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