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栖境条件下斑衣蜡蝉自然种群的影响因子

不同栖境条件下斑衣蜡蝉自然种群的影响因子

扫码查看
为探明人工林和近自然林栖境下斑衣蜡蝉自然种群生长发育与种群动态变化的差异,明确斑衣蜡蝉死亡的敏感虫期和主要作用因子,为斑衣蜡蝉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跟踪调查法,构建了斑衣蜡蝉的发育历期和种群生命表,并计算致死因子排除作用控制指数和各发育阶段致死力K值,绘制存活曲线和种群数量变动关键因子分析图,对比分析不同栖境条件下斑衣蜡蝉种群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人工栖境和近自然栖境下斑衣蜡蝉世代的发育历期存在极显著差异,后者较前者延迟25.7 d;两种栖境下1~3龄若虫期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历期均存在显著差异,仅4龄若虫期无显著差异.人工栖境和近自然栖境下斑衣蜡蝉世代总死亡率分别为83.6%和98.6%.人工林栖境下斑衣蜡蝉种群趋势指数显著高于近自然林,其中在人工林栖境中斑衣蜡蝉种群数量易剧增,而在近自然林栖境中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两种栖境下斑衣蜡蝉的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并均以卵期"寄生性天敌"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最高,分别为1.3和1.6;卵期总K值最大,分别为0.2和0.3;天敌K值回归斜率最高,均为0.6.研究结果显示,近自然林栖境条件对斑衣蜡蝉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实现对斑衣蜡蝉自然调控的效果.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natural populations of Lycorma delicatula in different habitats

暴可心、党英侨、王小艺、崔建州

展开 >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生命表 种群动态 存活曲线 发育历期 天敌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合作项目

15-8130-0585-CA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1)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