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质炭配施有机物料对贫瘠红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

生物质炭配施有机物料对贫瘠红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iochar with organic amendments on enzyme activity and microbial metabolic function of carbon sources in infertile red soil

扫码查看
为进一步促进红壤固碳培肥,于2017和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羊粪)单施以及与生物质炭配施对贫瘠红壤养分含量、碳转化相关酶活性和微生物底物利用速率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即不施有机物料(对照)、玉米秸秆、羊粪、单施生物质炭、玉米秸秆与生物质炭配施、羊粪与生物质炭配施.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单施秸秆和羊粪相比,生物质炭与秸秆或羊粪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但两者无交互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施用显著提高了 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β-木聚糖苷酶(XYL)和过氧化物酶(PERO)活性;与单施秸秆相比,生物质炭与秸秆配施处理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显著降低了 28.6%、22.2%;与单施羊粪相比,生物质炭与羊粪配施处理α-葡萄糖苷酶(AG)、BG、XYL和PERO活性分别显著降低了 46.1%、50.9%、41.6%和31.3%.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施用显著提高了 土壤基础呼吸和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速率,而生物质炭配施处理对碳水化合物、羧酸类底物的利用速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微生物碳源利用速率与BG和PERO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有机物料与生物质炭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有机碳分解酶和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从而促进红壤固碳培肥,有利于贫瘠红壤的地力提升.

白美霞、司徒高铭、李松昊、邬奇峰、梁辰飞、秦华、陈俊辉

展开 >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1300

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杭州311300

有机物料 生物质炭 酶活性 微生物活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419770832020YQ004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5)
  • 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