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夏农牧交错带村域景观演替及驱动机制

宁夏农牧交错带村域景观演替及驱动机制

扫码查看
人类活动与景观格局的关系及其调控,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农牧交错带因其环境波动、土地宜农宜牧和政策摇摆,自然生态和地方文化逐渐式微,保护和恢复现有的半自然景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物、生态和文化等功能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本研究以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为对象,运用遥感资料和访谈调查、地学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1964-2019年景观变化特征,探讨其景观演替规律及其自然和社会驱动机制,以及景观类型之间的互作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皖记沟村由草地、耕地、沙地为主的景观结构演变为以草地、灌木林地、沙地、耕地为主的景观结构,由景观功能分离竞争向初步整合转变,形成了草地-耕地-沙地-灌木林地等确定的演替路径.景观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是政策、人类需求和环境的综合作用.政策往往通过大型的、集中的人类活动促进景观发生改变,而环境通过生态系统内在驱动力,促使景观朝着与本底条件相适应的方向演替.景观演替的主要机理是土壤物理结构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变化以及能适应新环境的植被变化.在资源密度较低的农牧交错带,景观功能分离是引起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景观功能的整合、协同大大缓解了生态恶化的局面.将景观分离竞争转化为景观共生,实现景观类型的互补乃至与外来资源的整合,是维持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Village-level landscape success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ingxia,China

宋乃平、陈晓莹、王磊、潘雅清、杨新国、陈娟、陈林、孟晨

展开 >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银川750021

景观演替 演替机制 景观相互作用 农牧交错带 宁夏盐池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9BFG0202241461046

2022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14
ISSN:1001-9332
年,卷(期):2022.33(5)
  • 22